原标题:谈资|这个字在济南常见,却不知它还代表着“济南”
济南,济水之南,这是济南地名的最通俗的解释。“济南”作为一个区域的称呼,特别时行政区域的名字,是西汉初时候的事了。那在汉代之前,最早指称这片区域是哪个字呢?
(泺字的甲骨文形态)
在济南的街区地名中,有一个字经常出现:泺。比如泺源大街、泺口、泺文路、泺安路、泺河小区等。不在济南生活的人,可能对“泺”这个字比较陌生,但这个字对于济南人来说,“泺”字算是常见字了,而且这个“泺”字还是已知的济南见于记载的最早地名,刻在了甲骨之上。
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,下启青铜铭文,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,被称为“最早的汉字”。1899年,甲骨文被山东烟台人王懿荣发现并确认这就是文字。王懿荣死后,他所收藏的甲骨被转归刘鹗(《老残游记》作者)。刘鹗知道这是稀世罕有的“好东西”,又从别处收集甲骨五千余片,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甲骨收藏大家。刘鹗于1903年11月拓印《铁云藏龟》一书,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。
甲骨文面世以后,众多学者便开始解读这些文字。1915年,著名学者罗振玉考证出一个字, 并指出这个字就是《左传》“公会齐侯于泺”中的“泺”字。作为目前公认正确的释字,甲骨文上的“泺”字,便是济南区域的最早指称。
那“泺”字与济南名称源头的济水有什么关系呢?原来“泺”指泺水,《说文解字》指出:“泺,泺水也,齐鲁间水也。”据记载,古泺水源自济南西南,北流至泺口镇,注入济水,俗名娥姜水,因泉源有舜的妃子娥英庙而得名。
说道这,就不得不说说济水在两千多年前的重要地位了。古有“四渎”之说。“四渎”是我国古代四条入海大河的合称,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《尔雅·释水》:“江、河、淮、济为四渎。四渎者,发源注海者也。”长江、黄河、淮河、济水四条河就是“四渎”。那时的济水和长江、黄河一样独流入海,地位非同一般。
(趵突泉被认为是“泺源”之所在)
曾有专家指出,“泺”字指的就是趵突泉,即泺水的源头。不过无论怎样,由泺水而至济水,再到“济水之南”的这片沃土,济南区域能够在甲骨文中找到踪迹,实属幸运。